立秋后!科学养生正当时,这5件事请减少频率

微信图片_20230323154920.png



image.png


 

暑热未散,早晚的微风却送来一丝凉意——立秋已至!季节交替不仅是自然界的信号,更是身体需要科学调整的关键期。现代营养学和循证医学提醒我们,有些习惯看似平常,实则暗藏健康隐患。为了秋冬少生病,这5件事请务必减少!

 



N

贪凉:冷饮空调不停歇

 Nature · Nutrition  · New zealand

image.png


科学风险点

低温刺激易引起胃肠血管收缩,降低消化酶活性,诱发腹痛、腹泻(《美国胃肠病学杂志》研究证实)。

持续低温环境抑制汗腺分泌,阻碍代谢废物排出。

室内外温差过大增加呼吸道应激反应,易引发鼻塞、咽喉不适甚至感冒。

健康建议

饮品:将冰饮换成常温或微温饮品(30-40℃最佳),保护胃黏膜。  

空调:设置26℃以上,避免风口直吹,每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。  

保暖:尤其注意腹部、颈部和足部保暖,睡前温水泡脚(40℃左右,15分钟)。



N

长期熬夜:打乱生理节律

 Nature · Nutrition  · New zealand

image.png


科学风险点

抑制褪黑激素分泌,干扰深度睡眠(《睡眠医学评论》多项研究支持)。  

增加皮质醇(压力激素)水平,导致免疫力下降(《免疫学前沿》期刊证实)。

影响瘦素和饥饿素平衡,增加肥胖及代谢紊乱风险。

健康建议

规律睡眠: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,保证7-8小时(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推荐)。  

睡前准备:睡前一小时远离电子屏幕,调暗灯光,可阅读纸质书。  

午休:午后小憩20分钟(过长易进入深睡眠,导致醒来不适)。



N

剧烈运动:超出身体负荷

 Nature · Nutrition  · New zealand


科学风险点

过度运动引发肌肉微损伤积累,增加炎症反应(《运动医学》期刊研究)。  

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,易导致脱水、电解质紊乱。

增加关节软骨磨损风险,尤其对中老年人群。

健康建议

运动类型:选择快走、游泳、骑行、太极等中低强度有氧运动(WHO推荐成人每周150分钟)。

强度判断:运动时能正常交谈(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%-70%)。  

关键补水:运动前中后小口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淡盐水。



N

重口味:高盐、高糖、高油

 Nature · Nutrition  · New zealand

image.png


科学风险点

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(WHO建议每日盐摄入<5克)。  

高糖饮食加剧血糖波动,促进脂肪堆积(《营养学杂志》长期研究)。

油炸/烧烤食物含较多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(AGEs),促发慢性炎症。

健康建议

多吃“彩虹色”食物:

  • 白色:牛奶、酸奶(优质钙和蛋白)、蘑菇(维生素D)  

  • 橙黄:南瓜、胡萝卜(β-胡萝卜素护黏膜)、柑橘类(维C增强免疫)  

  • 深绿:菠菜、西兰花(叶酸、镁、维生素K)

烹饪方式:蒸、煮、炖为主,用天然香料(葱姜蒜、柠檬汁)替代部分盐糖。  

必备营养素:保证优质蛋白(鱼禽蛋豆)、膳食纤维(全谷物、蔬果)、Omega-3(深海鱼、亚麻籽)摄入。

 


N

情绪压力:陷入悲秋情绪

 Nature · Nutrition  · New zealand

image.png


科学风险点

慢性压力升高皮质醇,抑制免疫细胞功能(《心理神经内分泌学》研究)。  

负面情绪关联肠道菌群紊乱(“肠脑轴”机制,影响消化和免疫)。

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(美国心脏协会警示)。

健康建议

光照疗法:每天上午户外活动20-30分钟,阳光促进血清素合成(改善情绪)。

主动放松:正念冥想、深呼吸练习(4-7-8呼吸法)、听舒缓音乐。  

社交支持:与亲友保持联系,参与兴趣社群活动。



# TIPS #
立秋健康锦囊
1、关注核心营养
保证充足维生素D(日晒或强化食品)、维生素C(新鲜蔬果)、锌(贝类、坚果)摄入,筑牢免疫防线。
2、动态监测身体
注意血压、血糖变化,及时调整生活习惯。
3、循序渐进调整

改变习惯非一日之功,每周设定1-2个小目标更易坚持。


 





秋日不是终点,而是积蓄能量的起点。用科学取代盲从,用营养滋养身心,少做这5件事,为健康秋冬打下坚实基础!


(本文建议参考自世界卫生组织(WHO)、中国营养学会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、美国运动医学会(ACSM)等权威机构指南)



图片

奈氏力斯蛋白粉,选自非转基因大豆和新西兰新鲜牛乳,动植物双重蛋白结合,大豆蛋白:乳清蛋白=3:1,生物利用度高。蛋白质含量高达83%,一勺蛋白粉就有8.3g优质蛋白质。



640.png

End

640.jpg

上一篇 返回列表 下一篇